银田镇学校2014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提高全校教育教学质量,据韶教〔2014〕58号文《韶山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立足我校教学实际,聚焦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建设高效课堂为目标,通过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手段和方式,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二、工作要求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要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三级教研网络为载体,以贯彻落实《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的意见》、《银田镇学校绩效考核方案》为制度保障的三结合。
1、每位教师要熟练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在实际教学中熟练操作,让教育信息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效率。
2、每位教师每学年都应开设至少一节公开课。公开课要制作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制作要面对我校学生,不盲目下载,要求原创课件。
3、学校领导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开示范课;年青教师要开教学汇报课。
4、各教研组、备课组要做好校本教研工作,积极主动参加听评课,发挥集体智慧,推荐优秀教师、优质课件参加县、市、省等上一级组织的相关比赛活动。
5、学校成立考评小组,考评结果作为推荐省、市、县级教坛新秀、学科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的前置条件,并做为本校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作为绩效考核依据,无“晒课”者本年度不予评优。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领导机构:
组长:沈慧昌
副组长:赵顺根 张丽 朱兵
成员:中小两部中层干部、教研组长、信息技术中心主任
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两部教导处。
四: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及报名阶段:2014年12月。
2、晒课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3月。
3、评选推荐:2015年3月-4月。
五、方式与程序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教师网上“晒课”与“优课”评选两个阶段。
1. 网上“晒课”
参加晒课的教师实名登录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后,无需另行注册可直接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师一课”栏目(
**** )进行“晒课”。“晒课”的具体操作,详见 “一师一课”栏目的“活动指南”。
各教研组要对本校教师的“晒课”进行思想性、科学性审查,初审合格后方可发布、晒课;网上“晒课”不设数量限制,要求在职在岗所有教师都在网上“晒课”。
2.
“优课”评选
在网上“晒课”的基础上,采取学校评选推荐,县(市)区评选推荐,市级评审逐级推荐评审的方式。市级“优课”评审将从县(市)区级和市直学校推荐的“优课”中产生,省级“优课”评审将从市州级推荐的“优课”中产生,采取专家评审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省级评选出各学科各教材版本的省级“优课”,将推荐参加国家级“优课”评审。
六、内容要求:
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拟参加“优课”评选者必须具备)和评测练习等。内容须符合现行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学科特点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性,突出展现数字教育资源的课堂应用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有效解决教育教学的重难点等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所有内容,过程完整,画面清晰。建议进行适当的后期剪辑处理,在适当环节插入教学资源呈现画面,保证资源呈现画面清晰可见。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的技术指标及制作要求见“一师一课”栏目的“活动指南”。
七、活动奖励:
本次活动设奖如下:
一等奖:4人(中小学各2人)奖金200元
二等奖:6人(中小学各3人)奖金150元
三等奖:参与者(抄袭者和质量特别差者不予评奖)80元
八、评价指标。(见附表)
银田镇学校
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
权重 |
指 标
描 述 |
等级 |
备注 |
||||
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差 |
||||
教学目标 |
10 |
目标定位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符合新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简洁明了,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等。 |
10 |
8 |
5 |
3 |
1 |
|
信息技术运用 |
20 |
能够利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师生双方能够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 |
10 |
8 |
5 |
3 |
1 |
未使用到信息技术,则此大项为0分。 |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对教学目标达成有良好效果,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运行、和谐自然。 |
10 |
8 |
5 |
3 |
1 |
|||
数字教育资源应用 |
20 |
在教学活动中有数字教育资源参与,所提交课件运行正常或者所提供资源链接准确,数字资源经过深度加工或者原创。 |
10 |
8 |
5 |
3 |
1 |
未应用数字教育资源,则此大项为0分。 |
数字教育资源与本课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参与教学活动恰当合理,数字教育资源有效促进了重难点突破。 |
10 |
8 |
5 |
3 |
1 |
|||
教学过程 |
20 |
内容充实,容量适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知识拓展合理;所采用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堂组织匹配协调。 |
10 |
8 |
5 |
3 |
1 |
|
教学流程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能够灵活、恰当地实施教学目标;反馈及时得当,评价穿插合理、有效。 |
10 |
8 |
5 |
3 |
1 |
|
||
教学效果 |
10 |
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发展,高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重点难点。 |
10 |
8 |
5 |
3 |
1 |
|
教学反思 |
10 |
教学得失的阐述真实、明确、具体,产生原因的分析清晰、准确、可信,努力方向和措施确切、有效、可行。 |
10 |
8 |
5 |
3 |
1 |
|
技术规范 |
10 |
晒课界面组织合理、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引注严谨;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清晰;教师举止大方得体。 |
10 |
8 |
5 |
3 |
1 |
|
备注:此表仅供参考
![]() |
![]() |
![]() |
![]() |
![]() |